【香椿簡介】
香椿(學名:Toona sinensis)又名香椿芽、香樁頭、大紅椿樹、椿天等,在安徽地區(qū)也有叫春苗。根有二層皮,又稱椿白皮,原產(chǎn)于中國,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(qū),為楝科。落葉喬木,雌雄異株,葉呈偶數(shù)羽狀復葉,圓錐花序,兩性花白色,果實是橢圓形蒴果,翅狀種子,種子可以繁殖。樹體高大,椿芽可供食用椿芽營養(yǎng)豐富,并具有食療作用,主治外感風寒、風濕痹痛、胃痛、痢疾等,另外,香椿也是園林綠化的優(yōu)選樹種。
播種期:無霜期
適播地:宜植于土層深厚、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中
二、香椿適合什么樣環(huán)境
香椿喜溫,適宜在平均氣溫8—10℃的地區(qū)栽培,抗寒能力隨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。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℃左右可能受凍。
香椿喜光,較耐濕,適宜生長于河邊、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,一般以砂壤土為好。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5.5—8.0。在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和廣大平原地區(qū),最高達海拔1800m的地區(qū)都可以種植。
三、香椿播種土地怎么整理
清理平整土地,并對土地進行深翻,并把土塊打碎,混合腐肥或動物糞便為基肥,土地整理的越精細,越有利于種子發(fā)芽和生長。另外在預種植前期,要對土地進行殺蟲處理,另外還需做好排水與灌溉的溝渠。
四、香椿怎么種植
香椿的繁殖分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(也稱根蘗繁殖)兩種。播種繁殖播種前,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—35℃溫水中浸泡24小時,撈起后,置于25℃處催芽。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(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℃左右),分株繁殖,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,植在苗地上,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,再行定植。
五、香椿怎么養(yǎng)護
香椿種子發(fā)芽率較低,一般需要進行催芽處理,催芽期間,每天翻動種子1~2次,并用25℃左右的清水淘洗2~3遍,控去多余的水分。有30%的種子萌芽時,即可播種。播后7天左右出苗,未出苗前嚴格控制澆水,以防土壤板結(jié)影響出苗。當小苗出土長出4~6片真葉時,應進行間苗和定苗。定苗前先澆水,以株距20厘米定苗。定植后需要整地施肥,并嚴格把控好溫度、濕度。